所在单位: | 哈尔滨工程大学 | 项目类型: | 科学研究、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|
所属领域: | 生物与新医药 | 项目年份: | 2024 |
项目状态: | 可产业化 | 技术成熟度: | 可产业化 |
联系人: | 陈浩 | 联系人电话: | 暂无 |
项目投资经费: | 0 | 合作方式: | 其它 |
该系统针对脑外科手术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:手术中二维超声对病灶成像不立体直观、不能精确引导双极电凝镊直达病灶,造成手术时间较长,操作繁琐,治疗效果差,而目前进口的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由于使用术前图像引导,开颅造成的脑漂移将无法准确定位病灶。我们团队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手术导航系统的不足,将空间定位技术、图像处理技术、3D打印技术及计算机导航算法相融合,开发了具有空间定位功能的脑外科术中超声导航系统。该系统可与医院现有超声无缝整合,借助空间定位技术对皮层下的病灶进行成像,准确定位病灶。在显示病灶位置的同时,在空间中同时显示双极电凝镊的空间位置,精确引导医生操作双极电凝镊到达病灶,缩短手术时间,提高手术精度。系统定位精度达1 mm,并提供三维成像功能。对比同类导航系统,该系统具有术中实时成像、立体直观、成本低廉和方便实用等优点,经过脑外科医生验证,能够切实解决医生手术中的病灶不可视的难题,由于不改变现有手术流程,但提供额外定位及引导信息,安全可靠,立竿见影。
项目成熟情况
该项目已经完成原理样机的研发,与临床医生验证了有效性,已经取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,正在公开发明专利3项,知识产权明晰。
应用范围
该系统面向脑外科手术中常见的皮层下良性及恶性的肿瘤、囊肿等病灶,术中可对双极电凝镊、活检针等任意手术工具进行定位和引导,可应用在二甲以上开设神经外科手术的医院,医生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使用,并可将现有手术经验迁移到系统中。